知行合一:在《论年鉴价值与编纂信息化》成稿四年之后

信息发布时间:2019/12/18   信息浏览次数:443


今天,我想把我的一篇论文发给业内人,希望给他提供一些可能的帮助。顺便在网上搜索下,发现爱学术网站已经把我的论文挂在上面。(https://www.ixueshu.com/document/18debfaea2340c5d851ba7da42a91b8f318947a18e7f9386.html)

 

这篇文章的摘要是:年鉴因人们科学决策需要而诞生,年鉴的价值取决于读者的利用目的、方式,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,人们对快速、精准决策的愿望日益强烈,对信息的质量、获取和利用方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本文沿着年鉴源流和读者利用导向,分析和归纳年鉴的价值本质,并分析影响年鉴价值的主要因素,进而提出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实践经验,为年鉴内容策划、供稿及编辑等提供方法借鉴。

 

其实,这篇文章是2015年编写的,编写的背景是,有些业内人士认为年鉴没有什么价值,他们自己都懒得去看,而国家立法要求编纂年鉴,每年花在年鉴上的钱也不少,那么,年鉴到底有没有价值?如何才能有价值?信息化在其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?这一问题,关系到自己的事业方向及工作方法,这就是编写这篇论文的初衷。

 

 2018年,《上海地方志》杂志与复旦大学历史系联合召开学术会议,我抱着好奇的心理,投稿问路,试试自己编写的论文到底质量如何,该论文是80多篇投稿中的其中之一,也成为被录用的30多篇论文中的一篇,也是唯一一名来自企业的、“低学历”的参会代表,录用后的次月即被《上海地方志》公开发票,看到杂志目录上,自己的名字与复旦大学巴兆祥教授的大名相邻,心里不免有点登上大堂之雅的喜悦。

 

今天,在和北京一个央企研究院的老师沟通年鉴平台的事情,该老师谬赞我们“产品太专业,我都不愿意提缺点”,这话让我们备受鼓舞,同时,这位老师也有思想、有经验、有干劲,触动了我把自己的论文向他推荐下。本来是向把知网中的地址推荐给他的,结果爱学术把我的《上海地方志》上的论文公开了,于是,我就把这个地址推荐给他,也顺便想志库信息的朋友们推荐下。

 

同时,我们想和大家说,在该论文发表四年之后,我们的编纂平台也基本上实现了论文中的观点和思想。


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 【收藏本页